“惊蛰”意为天气回暖,春雷震震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。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为每年的3月5日或3月6日,其含义取自于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二月节,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。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

惊蛰节气饮食习俗

吃梨:与害隔“梨”

惊蛰期间,农作物开始生根发芽,但随之出现的是害虫对芽茎的破坏。所以民间会在这个时期吃梨,寓意为与害隔“梨”,祈愿害虫能够远离农作物。

吃豆:爆“豆”驱虫

在惊蛰期间吃爆炒豆子(油炸豆子),也是民间的习俗之一。爆炒的豆子通常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,民间就是希望这种声音能够驱逐虫子,让虫子感到害怕。

吃芋头:健胃益脾

在我国江西南部,客家人习惯在惊蛰这天吃水煮芋头。惊蛰期间肝气旺盛,人的脾脏此时会变得尤为脆弱,而吃芋头沾糖,不仅可以提神益气,还可以健胃益脾。

喝醪酒:驱除寒气

惊蛰处于大地回春之际,是驱除冬季寒气的较佳时期。醪酒可以祛湿祛寒气,所以惊蛰期间我国北方民间会有惊蛰喝醪酒的习惯。

吃煎饼:熏死害虫

在我国北方,民间还有烙煎饼熏害虫的习俗。人们希望通过烙煎饼时的浓烟将农田上的害虫熏死或驱除,从而达到丰收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