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地山:1893年2月3日,许地山生于台湾台南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,台湾被占领后,举家迁回大陆,于福建龙溪落户。三岁时许地山随父漳州定居。四岁时入私塾读书。不多时许地山家道中落,开始自谋生计。他在石码眉麓小学当过教员,也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。

民国二年(1913年),许地山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。民国四年(1915年)12月,许地山回国,住在漳州大岸顶(今苍园街一带),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。民国六年(1917年),他重回省立二师,并兼任附小主事(校长)。1917年,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。

作品特色

他一开始创作,就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乃至身边所发生的一切。一方面他忖身推人同情弱者,以此决定了他的情感色彩是现实的;另一方面,他以亲身所感所睹之社会不平而萌发改变现状之愿望,试图为这腐败的社会寻求一条到达光明的道路。

因此以其进入宗教的角度和动机可以感到:许地山是有感于人类的不平和人生的黑暗才走入宗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