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的拼音如下:

[chén]。

晨-汉字解释:

晨(拼音:chén)是汉语常用字,篆文有䢅和曟两种字形。䢅始见于商代甲骨文,古字形像手持农具辰耕作。古人晨作而暮息,所以以双手持农具开始劳作表示早晨之义。

曟始见于战国,一般认为是辰在星辰的意义上分化而来的,义为星名,即房星;也有人认为本义是早晨。曟和䢅后来都写作晨。

文字溯源:

晨来自两个字:䢅和曟。

䢅是会意兼形声字。甲骨文(甲组图1)上部是两只手,下部是辰。辰的甲骨文一般解释为一种农业上用于清除草木的工具,就是古书中所说的耨类农具。

古人晨作而暮息,所以以双手持农具辰开始劳作表示早晨之义,辰也表示读音。古人对时间的感觉与日、月密切相关,所以昼、夜、朝、暮等字或从日、或从夕。䢅字也是如此。

西周金文从夕(甲组图6),战国楚简的从日(甲组图7),都是字的异体。《说文》卷七日部别有晨字(乙组图4),是表星辰义的晨,正篆作曟。曟是形声字上部是晶,晶是星的本字,下部是辰,表声。

战国文字中多作日在辰下之形(乙组图1、2),辰为声旁,也用为晨昏之义。曟本义是星名,即房星;一说本义是时间很早,还可以看见星星,所以用晶做形符。但从古文字材料来看,晨当是字的后起异体字。后来通行用晨字,葌和均被淘汰。

甲组图A的甲骨文,从林,从辰。这个字形一般释为农,但意义和晨昏的晨字相同:丙午卜,即贞:翌日丁未、丁农岁,其有伐。

(《甲骨文合集》22610),也就是《说文》的䢅字。有可能甲骨文的农有䢅、农两个读音。因为西周金文中的农字大部分不从又,把金文中的农、葋等都解释为省又,似乎太牵强。

《说文》说农从䢅或许是有所依据的。总之农、耨、农、䢅等字间的关系比较复杂,尚需深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