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愎自用(拼音:gāngbìzìyòng)是一个成语。

最早出自于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刚愎自用(愎:固执)指倔强固执,自以为是;形容十分固执己见,不考虑别人意见。含贬义;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
成文用法

“刚愎自用”指倔强固执,自以为是;形容十分固执己见,不考虑别人意见。

含贬义;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
运用示例

茅盾《子夜》:“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,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。”
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:“崇祯下棋正像他处理军国大事一样,独断专行,刚愎自用,最忌别人提出来与他不同的高明意见。”

刚愎自用造句:

1、老王一向刚愎自用,无论别人怎么反对,他就是要硬干。

2、他怎么不怪自己刚愎自用,却怪别人不配合呢?

3、几次劝他,他似乎从未听进,如此刚愎自用,如何是好?

4、如果过分坚持己见,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刚愎自用,而不愿提供意见了。

5、他总是自以为是,从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,刚愎自用得令人无法忍受。